關(guān)于蟲害對食品企業(yè)的威脅,估計各位朋友都有過切膚之痛。而我想起一個廣州的案例: 案例 A: 某國際品牌的食品廠員工食堂,一天員工吃飯時間。一個女員工突 然尖叫:她領(lǐng)的工作午餐中有十多條蠅蛆在蠕動,差點被吃到嘴里。餐廳負責人 (某著名餐飲承包公司)因此受到食品廠嚴重斥責,并勒令立即整改。女員工因 此受到的刺激和傷害,估計短期內(nèi)無法恢復(fù)。我們也不妨想多一下:如果不是自己的員工,而是購買我們食品的客戶,那對企業(yè)的聲譽構(gòu)成何等的影響(何況是零成本傳播的網(wǎng)絡(luò)時代)。餐廳負責人立即進行內(nèi)部檢查,但奇怪的是,清潔似乎都做到位,噴藥也每天噴,門窗也管理的很好。直到后來我們溝通和現(xiàn)場檢查 后才解開謎團--麻蠅。后面的討論中,我們將引用這個例子深入展開。 A. 沒效果的原因: 所謂效果,就是處理完后,害蟲數(shù)量減少甚至不見了。然而“效果不好”, 這是我聽過最常見的問題。其實,殺蟲是最容易的,每平方米若干毫克(mg)的 殺蟲劑有效成分,就足以致死大部分的昆蟲(一般對昆蟲的專業(yè)殺蟲劑,滯留噴 灑的用量也僅 10-25 毫克有效成分/平方米。即使是超市的氣霧罐產(chǎn)品,對著害蟲直接噴射,致死效果幾乎都是肯定的)。 那為什么有提出這個問題呢?常見是因為:
1. 殺蟲劑沒有被正確使用在靶標位置上。例如,蒼蠅一般的?扛叨仁 0.6-3 米的高度,而且喜歡在繩索(電線、裝飾吊繩等)上停留。而你只對低位的墻體噴灑,效果一定很差。 2. 殺蟲劑被沖洗或分解。食品廠比較常見的內(nèi)部清潔程序、新裝修粉刷墻面(偏堿性)、強烈光照(光解)或有機分解,都是很常見的:因為殺蟲劑有效成分因為這些原因已經(jīng)被嚴重減低到不足量的地步了。 3. 而目前企業(yè)碰到最多的也是最“難”解決的,并不是“殺不死”,而是 “殺不絕”。殺了還有,或者是內(nèi)部孳生(例如蛾蠓、蚤蠅、果蠅等),或者外部入侵(家蠅、褐家鼠等)。有的害蟲,既可以內(nèi)部孳生,也可以從外部入侵, 例如螞蟻。當你碰到這種情況,或者因為企業(yè)要求不能隨意使用殺蟲劑的時候-----------
就需要考慮 Plan B – 蟲害風險管理。
碰到蟲害問題,一定要刨根問底(什么蟲-為什么有- 怎么解決,就是所謂的 what-why-how)。 在解決過程中,往往需要廠區(qū)部門間協(xié)作。殺蟲劑只是解決燃眉之急,但僅依賴殺蟲劑,其風險遠遠高于蟲害。有效控制蟲害絕不是單靠殺蟲公司,工廠的配合也至關(guān)重要。
|